从嚣张到认怂:颂冠用账户冻结威慑击溃老赖心理防线
999+
2025-05-14
颂冠律师事务所
事情得从一笔“看起来简单”的人情借款说起。
2024年6月9日那天,河北秦皇岛的老实人周满屯正坐在家里吃午饭,手机却“叮”地响了一下。他一看,是老同学周家强的妹妹周徕娣发来的微信消息。
“满屯哥,我现在急着要买房子,房款这边差点钱,能不能帮我周转一万块?我哥说你人实在,我也不好意思问别人。”
周满屯是个老实厚道人,人缘一直不错,听说是老同学的妹妹,心里也不好推脱。当时他就回了一句:“你真是急用的话,我就转你吧,啥时候能还?”
“哥你放心,我肯定尽快还你,最多两个月一定还!”
微信对话还没结束,周满屯就打开手机,把一万元通过微信转账打了过去。转账记录清清楚楚,连备注都写上了“借款”。
说实话,这笔钱对他来说也不是小数,但想着人家周家也是他多年的朋友,这点情分不能不讲。
谁曾想,一念之间,竟然把自己推到了一个烦心的债务泥潭中。
一再推脱,欠钱不还还躲人
时间一晃到了9月初,眼见三个月过去了,周徕娣却没一点还钱的动静。
周满屯最初只是发条微信,试探着问了一句:“徕娣,那笔借款啥时候能还?我最近手头有点紧。”
结果她那边半天才回一句:“哥,我最近也挺难的,我家这边装修超了预算……你再等等,肯定不会赖账。”
周满屯也没多说,想着等她缓一缓。但接下来的几个月里,他发现不对劲了。
一开始微信还能回几句,后来干脆不接电话,不回微信;再往后,甚至直接把他朋友圈设置成“仅聊天”,也看不到她动态了。
他这才意识到:“怕是想赖账了……”
这时距离借款已经过去半年多了,最后一次周满屯联系到周徕娣,是2025年3月5日。她还是那一套说辞:“哥你别急,我确实现在还不了,有点困难,我再想办法。”
周满屯也不是糊涂人,一听这话就明白了:再拖下去,钱是肯定回不来了。
他打电话问了几个懂法律的朋友,人家劝他说:“你再怎么讲情分,人家都不回你微信了,你这事得走正规渠道。现在是讲证据的社会,你微信转账记录在,赶紧找个靠谱的律所帮你处理。”
专业律师出马,“老赖”现原形
2025年4月,周满屯联系到了颂冠律师事务所,向他们说明了整件事情的经过,并提交了完整的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。
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在核实情况后,当即安排了第一轮电话联系,对欠款人周徕娣进行沟通。
电话刚一接通,专业律师就语气客观、礼貌:“您好,我们是颂冠律师事务所,就您与周先生之间的借款纠纷与您沟通一下,目前我们这边掌握了完整的证据记录,希望您能主动协商解决。”
结果,电话那头却传来了一通毫无逻辑的“情绪宣泄”:
“啊?什么借款啊?我们就是朋友之间随口说两句,我都没同意借——你们这是不是敲诈我?”
“你们律师能代表法院吗?你吓唬谁呢?”
“我跟他私下有联系,哪轮得到你们插手!”
专业律师一听对方这种态度,丝毫不慌,继续稳重地说:“您可以有自己的理解,但我们持有的转账凭证与微信沟通记录均已备份,您作为成年人接受了转账,且事后并无任何否认或还款行为。律师函已经发至您的微信账户,我们系统显示您于4月20日18点25分已点击查阅。请注意,您已知晓欠款事实,后续如仍不积极解决问题,我们将通过司法途径处理,您的银行账户、支付宝、微信支付均可能被依法冻结。”
周徕娣一下没话说了,只剩一句:“你们爱怎么弄怎么弄吧,别拿这些来吓我!”
启动诉讼,法院强制出击
面对这样的“赖账态度”,颂冠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立即启动诉讼程序。
向周满屯确认好信息后,律师整理好了起诉状,提起民事诉讼,并为周满屯建议申请财产保全。
2025年4月底,法院向周徕娣送达传票,并依法启动财产冻结程序。一时间,周徕娣的银行卡、微信支付账户、支付宝等资金渠道被限制使用。
人往往就是这样,能拖一天是一天,直到法院真动手才开始着急。
收到传票当天晚上,周徕娣亲自打了电话给周满屯,语气和以前完全变了:“满屯哥,我不是不还,我是真的一时没转过来,我……我明天一早就还你!你快点撤诉吧,我家这边实在不想惹麻烦。”
但周满屯这时已经不再心软了。
他平静地告诉她:“不是我不给机会,是你机会给太多次了。现在事情交给律师处理,我就按法律程序来。”
最终,2025年5月初,周徕娣在诉讼未开庭前,主动联系律师一次性偿还了全部一万元欠款,并附带承担了全部的案件相关费用。案件圆满解决。
法律,是守护正义的最好方式
这场表面看似平常的借贷纠纷,其实代表着成千上万普通人最容易遭遇的困境:“人情债”“熟人借”“不好张嘴催”,结果就成了老赖眼中的软柿子。
但这件事也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:
做人讲情,借钱讲证据;欠钱不还,该走的法律程序一步不能少!
颂冠律师事务所全程严谨处理,保持专业姿态,在多次沟通无果后迅速切入司法流程,用合法手段为委托人追回欠款,并在最短时间内推动对方履行还款义务。
在案件结束后,周满屯感慨道:
“我原本还想着人情事别搞大,可是人家都不把你当回事了。多亏颂冠律师事务所专业出面,才让我这个普通人讨回了一个公道。”
结语
借钱不是错,欠钱也不是无法原谅,但拒不还款、推诿逃避,才是真正的失信。
法律不会辜负每一位坚持维权的当事人。就像这起案件中一样,正义,也许会迟到,但永远不会缺席。
如您也遇到类似欠款难追回的问题,请牢记:证据第一,维权不能等;有颂冠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协助,正义从不会孤单!
(本人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