遭遇表弟“老赖”,颂冠律所教你如何应对!
999+
2025-01-22
颂冠律师事务所
案情简介
2012年,唐山丰润的李艳花(化名)大姐遇到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。表弟刘久来向她借了80000元,说是家里买农机,孩子上学开销大,实在周转不过来。这表弟平时虽然大大咧咧,但在村里也算有些名声。想着亲戚一场,又有急需,李艳花没多犹豫,便答应借钱,约定利息一分,还写了一张借条。
刘久来先后还了30000元,还剩50000元欠款。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,这剩下的钱却迟迟不见动静。大姐起初想着亲戚之间要多些包容,逢年过节在家族聚会时点过几次,但刘久来总是打哈哈,推说“今年忙不过来,明年一定凑齐”。这一拖就是几年。
转眼到了2020年,李艳花觉得再这么拖下去不行了,便找上了刘久来。看着大姐认真严肃的表情,刘久来也意识到这次大姐是动真格了。他重新给李艳花写了一张借条,承诺一定尽快还钱,并且表示“再给我点时间,明年就还完!”可是,承诺归承诺,到了第二年,刘久来依然没有兑现。
期间,李艳花多次拨打表弟的电话。起初,电话还能打通,刘久来总是用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搪塞,比如“农机刚修过,花了不少钱”“孩子考大学又要交学费”等等。渐渐地,电话那头的态度从热络变得敷衍,最后干脆不接了,甚至连微信消息也石沉大海。到2024年7月,最后一次尝试联系后,刘久来的电话彻底变成了“空号”。
对于刘久来这种态度,李艳花大姐终于忍无可忍。她心里清楚,这事要想有结果,光靠亲情面子是没用的,必须依法维权。
颂冠风采
2024年7月的一天,李艳花走进了颂冠律师事务所,把欠款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接待她的专业律师。律师了解情况后,非常认真地分析了案情:“李大姐,您的这份借条还在,并且内容完整,具有法律效力。这笔欠款虽然时间久了些,但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帮您追回剩余款项。”听了这话,李艳花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些。
律师团队迅速展开了工作,首先整理了借条作为主要证据,并详细记录了李艳花提供的历次催要经历。随后,专业律师尝试通过电话联系刘久来,希望能通过协商方式解决问题。然而,这位表弟的态度令人失望,他接到电话后竟然直接挂断了。
虽然协商未果,但律师并未放弃,决定通过正式立案来解决问题。起诉材料很快被递交到法院。在法院正式通知送达到刘久来手中后,事情出现了转机。
收到法院传票的刘久来慌了神。他可能从未真正料到事情会闹到法庭,心中开始打起了小算盘:“欠钱的确不对,但真打起官司,利息和诉讼费算下来会不会更多?”带着这样的顾虑,他主动联系了颂冠律所,试探性地问:“咱们能不能再商量商量?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?”
律师接到刘久来的电话后,冷静地告诉他:“刘先生,这并不是个人恩怨,而是法律问题。您欠款在先,借条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,李大姐已经宽容了多年。如果您愿意在诉讼前将款项结清,双方可以和解;如果继续推脱,那么法院会依法判决,您不仅要支付本金,还需支付相应利息及可能产生的诉讼费用。”
刘久来一听,心里有些没底,心想:“这回真是碰上硬茬了,看来没法拖了。”他又试图讨价还价:“那要不这样,我先还点,剩下的再给我缓缓?”律师依旧不为所动:“任何拖延都是对委托人权益的侵害,请您尽快一次性结清款项。”语气坚定而有力,没有给他留下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经过多次沟通和压力传递,刘久来最终选择了认怂。他很快筹集了50000元,将款项连同利息一次性归还给了李艳花。这场持续了十多年的债务纠纷,终于画上了句号。
拿到欠款后,李艳花的眼中满是感慨:“如果不是颂冠律所的专业律师,我真不知道还得被拖到什么时候。原本想着亲情在,没想到人心复杂,还好最终法律给了我一个公道!”
律师表示:“在处理借贷纠纷时,最重要的是证据的保存。借条、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,这些都可以成为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。如果遇到类似问题,一定要及时求助于专业机构,依法维权,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。”
法律不仅是公正的体现,也是人心之间最坚实的屏障。通过这次案例,李艳花不仅追回了欠款,也明白了一个道理:亲情和金钱分开,才是对彼此最大的保护。